首页 > 财经 >

行业观察|生物药研发热度不减,CDMO产业如何把握机遇?

发布时间:2021-12-25 19:23来源: 新浪阅读量:1874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行业观察|生物药研发热度不减,CDMO产业如何把握机遇?

财经杂志公众号

中国CDMO行业起步较晚,但实施新技术和创新的时机已经成熟,生物药CDMO将增长更快

2021年12月1日—2日,第四届国际合成生物学amp,基因与细胞治疗全产业链论坛在南京举行论坛由全球卓越的生命科学研发与生产服务提供商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九位中外院士和数十位业界知名的企业家,投资家,医学专家,围绕产业政策发展趋势,前沿技术,产业化及商业化进程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共促生物科技以及生物经济的繁荣未来会议期间,在资本市场风头无两的CDMO机构发展前景究竟如何,再次受到热议

CDMO全称为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企业,主要为制药企业提供工艺研发及制备,工艺优化,放大生产,注册和验证批生产以及商业化生产等服务,近两年随生物药的研发热而快速增长。

2021年CDMO企业药明康德市值攀升至A股制药板块第一,金斯瑞生物科技,康龙化成,凯莱英等多家企业在上半年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如专注生物药CDMO的金斯瑞蓬勃生物,在2021年上半年实现同比65.8%的营收增长,正是得益于基因和细胞疗法业务的发展

可进入11月后,制药行业股价几经剧烈波动,CDMO尤为突出,这与中国生物创新药研发靶点扎堆,高重复率的问题多被诟病,随时可能引发产业转型不无关系因此,业界更加关注行业高估值背后是否存有泡沫,行业的繁荣景象能持续多久,什么样的企业才能脱颖而出

对此,金斯瑞蓬勃生物CEO Brian Min博士认为,中国CDMO行业相比海外起步较晚,与全球医药开发服务市场相比,中国医药开发服务市场体量较小对比国内外领先的CDMO公司的发展路径,海外领先的CDMO大多从制造阶段开始与制药,生物技术公司合作,而国内领先的CDMO大多从研发阶段开始就与这些公司合作虽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中国CDMO实施新技术和创新的时机已经成熟总体上,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尤其生物药CDMO将增长更快

新冠疫情加持下需求增长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生物医药行业的抗周期性表现明显,新冠疫苗,新冠药物研发的每一次突破都会在资本市场引起不小的波澜,CDMO企业也参与到这次研发竞赛中。

中国已经批准七款新冠疫苗,有五款灭活疫苗,一款腺病毒载体疫苗和一款重组蛋白疫苗灭活新冠病毒疫苗在国内应用最广泛,英国接种腺病毒载体疫苗最多,美,德等国大面积接种的是mRNA疫苗

目前,中国大陆尚无一款mRNA新冠疫苗获批上市而首款国产mRNA疫苗在2021年6月正式开始三期临床试验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苏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沃森生物三家联合研发

在这款疫苗的生产过程中,就有关键的一个环节需要外包给专业的CDMO企业。公司有541个活跃项目。

mRNA疫苗与灭活疫苗最大的不同在于:虽然注射到人体后,都能通过人体正常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的中和抗体,但灭活疫苗是死病毒或者死细菌,而mRNA疫苗则是编码某一段抗原蛋白的基因。在项目和客户渠道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共提供服务项目344个,其中原料药CDMO业务315个,制剂CDMO业务13个,基因细胞治疗CDMO业务16个。

因此,做mRNA疫苗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质粒的生产,因为要以质粒为模板对mRNA进行各种各样的修饰,但之前国内一直没有GMP级别mRNA疫苗所需的线性化质粒供应商得益于强大的研发能力以及技术沉淀,金斯瑞蓬勃生物率先拥有了完整的可以为mRNA疫苗提供体外转录的线性化质粒GMP生产技术及质量管理平台,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可为上述首款国产mRNA疫苗独家供应所需的商业化生产质粒的企业

其实,在新冠疫情暴发前,业界对国内治疗性mRNA的研究并不多但金斯瑞多年的基因合成技术积累,助力其快速转化新的治疗性mRNA的质粒标准,并对mRNA疫苗企业的研发进程起到加速作用目前,金斯瑞与中国前三家获得mRNA新冠疫苗IND临床批件的公司均达成合作

得益于疫情的CDMO企业不在少数,研发大分子双抗新冠药物的之江生物,不具备药物生产能力,也选择了外包给CDMO企业勃林格殷格翰新冠相关业务成为药明生物财报中最突出的板块,已经签下了15个新冠中和抗体项目,此外也向跨国制药公司提供新冠疫苗原液及制剂,并与多家mRNA疫苗公司洽谈合同

2021年11月下旬,又一种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奥密克戎在国际间传播,现有疫苗,药物能否成功抵御奥密克戎仍是未知,国内外各大公司的应对计划已经启动,这也意味着对CDMO企业的需求仍在增加。同时,公司继续加大对国内外中小客户的开发力度,APIsCDMO业务国内团队和J-STAR团队分别服务166家和79家客户。

抓住细分领域优势

伴随着新冠疫苗的接种率不断提升,人们对CDMO行业的担心也愈发明显,疫情的影响淡去之后,完全依赖于药物研发需求的CDMO企业,能否继续维持高增长呢。

摆在所有生物药企面前的难题就是:研发靶点扎堆,开发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药研发九死一生,想要站稳脚跟并不容易

过热的抗癌药PD—1赛道问题最明显,截至2021年2月初时,全球有154个产品在研,其中85个由中国企业研发或合作开发高重复率价值在医保控费的大背景,预期中的千亿市场骤缩三分之二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放弃临床三期的PD—1并不在少数,CDMO难免受到牵连这更加凸显了,药物研发中抢占先机的重要性

在细胞免疫疗法中,也有同样的情况全球有200多家企业公开宣称进行CAR—T疗法研究,其中一半来自中国Clinical Trials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球CAR—T治疗临床试验登记项目数量超600项,以CD19为靶点的CAR—T临床试验项目占比高达53%

在这期间,金斯瑞孵化的子公司传奇生物在2020年以生物科技板块融资最高纪录在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CAR—T上市第一股能够抢占先机,就是依靠其研发管线中进展最快的产品cilta—cel,是针对BCMA 靶点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一款CAR—T产品目前,全球只有一款同类产品获批,而cilta—cel在2021年向美国FDA递交上市申请后,已获得优先审评

在Brian Min看来,新加入的CDMO在细分领域若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则可以建立差异化优势,从而也有更大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增长。。

金斯瑞蓬勃生物正是以GCT细分领域的独特技术优势,印证了CDMO在细分领域快速发展的可能性在细胞基因治疗服务线,金斯瑞蓬勃生物凭借其针对含长Olig dT质粒的特殊工艺平台,率先在国内拥有了完整的线性化质粒GMP生产技术平台

除此之外,为进一步提速,帮助制药,生物技术公司快速推动上临床和新药上市,CDMO需要保证第一时间交付客户Brian Min强调,金斯瑞蓬勃生物的一站式生物药研发生产平台,提供从靶点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端到端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同时符合NMPA和美国FDA的要求,可以在帮助客户节省时间方面做得越来越好

目前,金斯瑞蓬勃生物通过将单个 B 细胞筛选平台与转基因啮齿动物平台相结合,能够在一个月内生成全人源化的治疗性抗体,从而显著加快研发速度。

迎接国际市场挑战

中国生物药的出海潮正在袭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底,中国药企共发生22起License—out交易,交易额超过35亿美元项目许可引进License—in交易,共有82起

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开始选择在药物研发的立项之初,就规划国际化发展为此服务的CDMO企业们,也随之走向更大的国际市场

在美国和欧洲等成熟市场,制药企业生产外包比例已占整个生产过程的20%中国的CDMO虽然才刚刚起步,在Brian Min博士看来,这也会带来一种竞争优势,所有的厂房都使用新设备,而不是重新利用旧的厂房

实际上,新冠疫情的发展已将CDMO企业拉入全球战场——产能之战为此,金斯瑞第二栋质粒GMP生产车间作为国内最大的质粒商业化GMP生产车间,于近期正式投产,可更好地服务于具备量产机会的mRNA疫苗企业

其实,2004年金斯瑞刚刚进入中国时,中国完全自主创新的新药几乎很少如今,如雨后春笋般,一批生物医药公司成长起来了,特别是生物药的抗体蛋白药,成了一个重要的赛道,未来,细胞与基因治疗也将快速崛起

尤其是2016 年颁布药品上市许可人制度,药品上市许可人可以轻资产上阵,专注于产品线的选择和资金的引入2018年开始的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和医保谈判的价格压力催生成本控制与产能灵活性需求,都促进了想要节约成本,不断加速的生物药企对CDMO业务的需求

金斯瑞也顺势而为,从CRO业务逐渐延伸,完成了CDMO业务的全产业链布局截至2021年10月,金斯瑞在抗体药发现服务线上,已帮助全球客户完成了950多个项目,其中包括近200个多跨膜靶点抗体发现项目在细胞和治疗服务线,包括50多个国际CMC项目,10个中美日韩IND申报成功项目,涉及mRNA,CAR—T,TCR—T以及CRISPR等技术产品

目前,从全球来看,生物医药市场规模仍在高速增长,美国生物药占市场主导地位,中国紧随其后2016年,中国生物医药市场规模达1836亿元,到2019年已上升至317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预计2025年,中国生物药市场总体规模将达到8332亿元

面对国际竞争,除了与全球生物科技公司进一步进行合作,金斯瑞还将进一步扩大海内外人才队伍,并扩大海外物流和生产制造能力,加快全球化步伐而中国还需要一批这样的企业走出去,才能真正在国际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