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展望2022年中国经济,王军:5%是GDP增速的目标底线

发布时间:2021-12-31 15:51来源: 新浪阅读量:7484   

展望2022年中国经济,王军:5%是GDP增速的目标底线

展望2022年中国经济,王军:5%是GDP增速的目标底线

时代周报

即将到来的2022年中国经济走势如何。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定宏观经济放在更突出的位置,提出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等要求会议提出,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

2022年中国经济整体表现可能并不十分悲观,有望在年中实现疫情冲击后的二次探底并企稳回升,大概率是‘前低后高’的走势,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还是比较小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专访时说

2022年GDP增速在5%—5.2%之间

时代周报:你认为2021年中国GDP增速会保持在什么水平如何评价2021年中国经济市场的总体情况

王军: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较好地完成年初政府所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2021年中国经济呈前高后低走势,经济增速虽逐季下台阶,但整体仍在复苏的轨道上稳健运行

2021年以来,生产端和需求端渐次得到改善,制造业和服务业展现了足够的韧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保持旺盛的投资,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不断成长壮大,城镇新增就业持续扩大,城镇调查失业率较为稳定,始终低于年初的预期目标,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处于合理区间,总体保持稳定。

特别是全球市场受疫情影响出现了严重供需错配,中国出口受益于此实现强劲增长,既满足了全球需求,也极大地支撑和拉动了中国经济的稳定复苏。

在总量放缓,增量收缩的同时,中国经济的结构分化依然继续演进,非均衡复苏态势较为明显例如,多个经济指标呈明显分化走势,生产和需求,大中小企业,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内部结构,工业中各细分行业利润,价格的上游与下游均呈现较为明显的分化

时代周报:在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你对2022年的宏观经济形势有何展望。

王军:2022年中国经济整体表现可能并不十分悲观,有望在年中实现疫情冲击后的二次探底并企稳回升,大概率是前低后高的走势,经济硬着陆的风险还是比较小的。

具体来看,上半年依然是非典型滞胀主导,工业品价格高位徘徊与经济惯性下行并存,下半年有望在消费反弹,基建托底,房地产软着陆,制造业回升和出口韧性以及政策扩张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支撑下,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在2022年有潜力继续保持5%以上的稳定健康增长格局

时代周报:如何避免出现滞胀。

王军: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下行压力大,复苏不均衡,局部风险高等突出问题,特别是避免出现经济毒瘤——滞胀问题这需要将政策重心从调结构,防风险变成稳增长,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制定出台着眼于高质量发展的全面经济振兴计划,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避免经济继续失速甚至出现硬着陆

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首先需要制定一个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并具有稳定预期,鼓舞信心作用的经济增长目标如果这一预期目标是一个区间,那么5.0%—5.5%是比较合理,如果是某个点位,那么5.5%左右比较理想

5.0%作为2022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底线,也是潜在经济增速的下限,需确保守住,5.5%则是一个需要努力争取才有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的增长目标有助于更好地衔接和完成十四五及2035年经济发展目标。

时代周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2022年GDP将增长5.6%,高盛预计2022年中国GDP增速将放缓至5%以下,实际GDP增速为4.8%你的预计是多少

王军:我个人对于2022年GDP增速的估计介于上述两大机构之间,大致在5%—5.2%之间,既不那么悲观,也不过于乐观。作为很长一段时间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武汉在向低碳城市转型的过程中,也在完成从“一钢独大”到拥有六大千亿产值产业的蜕变升级。

不过度悲观,源于对政策力度及经济体系内在动力和韧性的信心不过于乐观,是因为主导中国经济下行的力量是趋势性的,而非如过去那样周期性的中长期的下行趋势难以逆转,规律难以违背,增量收缩是大趋势,结构分化是主旋律,增量的收缩和结构的分化将成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

中国经济已步入到一个存量代替增量,质量优于数量,存量经济主导的时代,经济的中低速增长与高质量发展并不矛盾,因此也无须过于纠结经济增速零点几个百分点的高低快慢。

建议财政赤字率保持在3.2%

时代周报:全球疫情反复,大宗商品高位运行,缺芯断供,海运紧张,房地产的加速下行等,这些拖累三季度经济的因素,是否会延续到2022年。

王军:拖累2021年的各项因素有些在2022年仍将延续,有些将逐步弱化或者有所变化在我看来,未来最大的压力或者经济运行最主要的矛盾,可能还是需求收缩的问题

因为对于供给的冲击,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对疫情的控制,以及国家相关调整政策的出台和落实,像拉闸限电,供应链紧张等问题都将得到一定的缓解预期是转弱还是转强,最终也取决于整个需求端

如果需求很旺盛,终端价格有所上涨,那么大家可能会对未来很有信心,这个预期自然会改善因此,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三重压力的核心是需求收缩而需求收缩的背后,是经济运行内外部环境的边际恶化,以及经济主体对未来预期的边际恶化,二者都对经济稳定运行构成重大挑战

具体来看,稳字当头面临如下五大挑战:一是房地产风险持续暴露,二是出口大幅回落,三是通胀演化的不确定性,四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加剧并造成相关群体失业上升,五是海外风险释放的外溢影响。

时代周报:面对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以及进出口回调压力,需加大扩内需力度具体应该如何做

王军:面对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以及出口回调压力,需系统性谋划,将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即将出台的扩大内需战略纲要,抓紧做好各项实施落地工作,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具体而言,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需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好扩大内需的工作:

第一,财政货币政策在积极和稳健基调下应保持必要的扩张力度和边际宽松以支持实体经济2022年的财政政策理应更加积极,支出强度更大,支出进度更快,减税降费更精准有效和可持续,以结构性的适度宽松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经济结构优化,确保中国经济能够运行在合理区间

鉴于目前政府杠杆率相对较低,因此应适当加杠杆,以替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攀升为此,至关重要的是应显著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并将预算内财政赤字率保持在3.2%甚至略高一些,新增地方专项债额度可小幅增长至3.8—4万亿元左右,新增一般债规模0.8—1万亿元左右,均需略高于2021年

同时,财政政策的重心应聚焦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以及实现绿色发展,促进就业和保障民生等方面,适度超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公共支出带动民间资本投资。

2022年的货币政策应保持一定的前瞻性,更多地发挥结构性作用应采取多种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通过推进信贷结构性调整,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实现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信贷支持的精准滴灌在2021年降准和LPR降息的基础上,若经济增长在2022年一季度继续低于潜在增速下沿,则应果断降低麻辣粉的利率,以推动信用适度扩张,降低融资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化解潜在风险,提振市场信心,恢复投资增速,扩张总需求和社会融资规模

第二,多措并举加大救助中小微企业,第三,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第四,加快数智时代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第五,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对特定困难群体给予必要的救助。

投资和消费有望改善

时代周报:目前消费和投资都比较疲软,这种情况在2022年是否会有所改善2022年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王军:在政策重心转向稳增长,政策基调倾向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背景下,目前消费和投资比较疲软的情况在2022年将会有所改善,预计消费增速大致在5%—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在4%—6%左右,其中基建投资增速或反弹至5%—6%左右。

2022年中国经济继续复苏的主要驱动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消费继续温和复苏,二是基建投资有望企稳回升,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三是制造业投资结构性扩张,持续回暖潜力较大,四是新动能的培育和增长态势良好,五是供应链韧性较强,出口降温是大概率,但也不至于断崖式下跌,六是宏观调控有较为充足的扩张空间。

时代周报:市场对于2022年的进出口形势有分歧,有认为会从高位回归常态,但也有认为疫情再变异,中国出口份额可能仍会保持高位对此,你如何看

王军:展望2022年,既有支持出口继续保持韧性的积极因素,也有造成出口回落的不利因素。

从积极因素看,一是目前海外订单充足,出口需求依然旺盛,产能利用饱满,出口增速节奏或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在前期订单旺盛的情况下,上半年出口可能仍然相对较强,二是中美贸易关系缓和,中美关税存在减免的可能,如果相关政策能进一步落地,将提振我国对美出口,三是RCEP将于2022年1月生效,中国也正积极加入CPTPP,四是海运价格趋向理性化,五是病毒变异对全球经济恢复也带来不确定性,如果海外疫情再起波折,将推迟我国出口回归的时间点。

从不利因素看,一是疫情向乐观方向演化,新冠病毒可能进一步流感化,特别是新冠口服药的研制和临床效果达到预期,全球经济活动将加速正常化,供应链修复的加快会使我国的出口替代效应有所消退,这将对中国出口份额带来一定冲击,二是在全球经济长期停滞和逆全球化的长周期中,海外的需求和政策有可能出现共振式收缩,导致过热的商品需求不可长期持续,大概率面临回落,三是受2021年高基数影响,整体来看我国出口高峰已过,出口降温不可避免,2022年出口增速大概率会出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出口预计逐渐向前期平台回归,年度增速大致在5%—10%之间。

这些因素的存在,使得未来出口回落的节奏和幅度仍有不确定性,同时也意味着出口对于我国工业生产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2022年将不可避免地降温,但不至于出现断崖式下跌。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