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信托“触底”蓄力

发布时间:2022-01-01 14:42来源: 新浪阅读量:7084   

文 陈嘉玲

信托“触底”蓄力

不跌到谷底,怎会寻找出路。

2021年,在持续严监管,该管的都已被监管的态势下,信托业一边面对资管新规过渡期即将结束,两压一降任务目标以及房地产信托风险暴露等多重压力,一边积极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围绕着业务转型升级,从发展逻辑,战略管理,业务模式到组织架构等方方面面,进行了一场深入肌理的重塑与进化。

未来,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将是每个信托公司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稳保20万亿

东部地区某中型信托公司高管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指出,从监管政策来看,在继续融资类,通道业务持续压降和房地产信托管控的基础上,2021年清理规范非金融子公司业务和整顿异地部门等新规密集出台,可以说该管的都已经被监管从机构展业来看,非标转标,投资类,权益类业务和家族信托,服务信托等转型业务渐有成效,整个行业的规模出现回升企稳加上明年经济工作定调稳字当头,虽然仍有挑战,业务空间还是值得期待的

记者注意到,自2018年资管新规及其细则出台以来,信托行业正式进入降融资,压通道,打破刚兑的净值化,本源化转型的新发展格局尽管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宏观市场的双重压力影响,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为资管机构业务调整和转型留下更充裕的时间但这并未带来2021年信托业监管的放松

目前来看,在严监管的引导下,信托业的业务转型持续加速,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融资类与通道业务继续压缩,房地产信托规模得到有力管控,资金投向不断优化,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不断增强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普益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翟立宏教授对记者指出:虽然融资类与通道业务存续规模的去降压力仍不容小觑,但在回归本源的监管指引下,集合资金信托和管理财产信托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自2018年资管新规出台,信托业资产规模应声而落,连续13个季度环比下降,直至2021年二季度渐趋平稳并出现首次回升,全行业信托资产余额为20万亿元的关口稳住了与此同时,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信托产品存量个人投资者数量首次突破100万人

实际上,尽管信托业管理的资产规模整体呈下降态势,但从内部结构上是不断变化的:融资类信托占比自2020年二季度以来持续下降,投资类信托占比持续提升,事务管理类信托占比自2018年以来一直下降,基础产业,房地产,金融机构占比自2020年中开始下降,而证券投资的占比近两年提升迅速。

中部某中型信托公司内部人士表示,未来监管大概率仍会压降融资类规模,但是由于此项政策在预期之中,压降融资类规模对信托公司带来的边际影响将越来越小。

某信托公司财富业务负责人也认为,尽管2022年严监管不会整体放松,但由于最近几年来监管思路越来越精细化,加上经济稳中求进的基调,部分行业的业务限制或将迎来政策调整和监管支持,比如支持国计民生的政信平台项目的融资,专精特新和科技类实体企业的融资等。

行业迭代升级

过往雷声大雨点小,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伪转型,在2021年已被撤下遮羞布围绕着转型升级,信托业正在从发展逻辑,战略管理,业务模式到组织架构等各方面,进行着一系列深入肌理的重塑与进化

宏观层面来看,信托业回归本源的转型逻辑,最根本的是要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引,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适应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及产业升级需要,推动业务,产品及服务的转型创新。

监管政策层面,对信托公司所展开的调整,一方面包括去通道,拆嵌套,破刚兑,禁资金池,压降融资类,非标转标,净值化管理等资产端要求,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资金端,主要是对一个私募资管产品投资者的人数限制,对合格投资者认定条件的显著提高,以及大幅度压缩信托公司异地展业空间等。

中铁信托总经理陈赤最近几天表示:以上这些监管规则的显著变化,表明了监管机构正在坚定不移,持续不断地,促使信托公司从充当信用中介的风险型非标债权融资机构,向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收费型资产管理机构和财富管理机构转型升级信托自身的发展逻辑,也推动着行业从严重依附于银行的带有影子银行色彩的金融机构,向着由信托制度特征所定位的独立的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机构转型升级

2021年,信托业面临力度空前的转型驱动在机构经营层面,信托公司的战略规划逐渐清晰:头部公司注重全力打造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成为一流信托公司,中游公司主打差异化战略布局,注重专业化和特色化,下游公司注重逐步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转型路径选择亦各有差异:如从影子银行转变为真正的实业投行,做特色的资产管理机构,做高精专的私人财富管理者,转型为特色服务信托机构或信托银行等

实际上,整个信托业,从业务模式和产业形态上看,不同机构转型主要围绕标品,股权投资,服务信托与财富管理四大方向。

无论如何选择,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成为资管机构的转型发展重点。

平安信托相关负责人则指出,其关键是基于市场发展趋势,信托牌照优势与自身能力禀赋定位特色化与差异化发展道路。

而基于监管政策,转型业务和风控需求,自2020年以来,共有50家信托公司大刀阔斧进行架构调整比如,中信信托2021年增设证券投资部,平安信托已落地18支特色化团队,外贸信托新设标品遴选部,国民信托等信托公司还采取风控前移的管理模式,有信托公司在风控合规IT系统和投研团队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北方地区某国资信托公司总经理告诉记者,在管理能力,考核机制,薪酬体系,内部流程等方面,2021年我们花了很多精力,做了大量的工作。

转型期防守是最好的策略

2022 年将是资管新规全面落地的首年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将是每个信托公司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中融信托高级研究员刘晓婷对记者表示,三类业务将迎来更大的发展:一是契合资本市场发展的证券类业务二是回归本源的服务信托,包括涉众资金信托,特殊需求信托,破产重整服务信托,知识产权信托等均有业务落地,未来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三是符合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业务类型,如在能源转型的长远目标下,绿色信托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养老信托发展空间巨大

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谢运博则表示,绿色信托,服务信托将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一是因为符合政策导向,绿色信托可以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服务信托是信托专属业务领域二是因为可以充分发挥信托制度优势,绿色信托可以实现各类信托业务模式的联动,服务信托可以充分发挥信托的受托服务功能

过渡期结束后,信托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与问题:一是打破刚兑与净值化之后的资金募集能力二是非标监管政策收紧与市场需求萎缩之后新的利润增长点平安信托相关负责人指出,资管新规落地后,信托行业可能迎来好的发展空间的产品是阳光私募,ABS,现金管理等

部分转型业务赚钱需要有一个孵化培育的过程上述信托公司总经理对记者表示,2022年是转型年,过渡年和防守年,防守是最好的策略在这一阶段,信托公司应继续保持战略定力,积极消化和处置不良资产,积极布局业务转型,拥抱标准化产品,拥抱主动管理和投资类业务,提高自身的风控能力和专业能力,下定决心好好苦练内功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